17日,來自北京、河北、甘肅、陜西等地的專家學者齊聚河北保定,共同探討農村文化與社會治理問題,為新農村現代化建設把脈問診。
當日,2016首屆“農村發展太行論壇”在位于保定市的河北農業大學舉行,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農業大學、中國政法大學、長安大學、河北大學、甘肅農業大學、河北經貿大學、保定市社科聯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及相關人士100余人蒞臨現場,并就“農村文化與社會治理”的主題展開討論。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表示,隨著中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國民的精神、文化、審美等需求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農民對娛樂、休閑等文化生活的訴求日益凸顯,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迫在眉睫。
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曹保剛認為,農村文化建設不能被資本市場所左右,應以正能量為引領,重視農村原住民的訴求,充分挖掘農村群眾的智慧,尊重傳統,傳播主流價值觀,真正做到為農村現代化建設服務,推動美麗鄉村建設快速發展。
河北大學政法學院院長孟慶瑜稱,目前,農村法律權威遭受侵犯的現象時有發生,導致法制信仰缺失,法制意識和法律的運用沒有形成常態化。
孟慶瑜認為,要改變農村整體面貌,搞好農村社會治理,保持農村良好的生產、生活秩序,必須健全農村基層法制建設,普遍提高農民的法律意識,樹立法制權威和全民法制信仰。各級政府應率先垂范,主動維護法律的權威性和嚴肅性,形成用法律化解社會矛盾的良好局面。同時,積極挖掘和培育孝道、誠信等傳統文化和道德習俗,使現代法治和傳統美德有機融合,徹底解決農村的社會治理難題,使廣大農村環境面貌和社會文明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