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市人大代表履職19年來,內黃縣產業集聚區黨工委書記牛國莉持續關注“傳統產業轉型發展”話題。牛國莉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今年她提交了兩份議案,其中一份就是建議市政府出臺具體政策,扶持新能源電動車產業加快發展。
牛國莉說,“十三五”期間,新能源汽車成為國家戰略型產業,電動車被優先提上發展日程。如今,電動車已受到了廣大城鎮居民的高度認可,其使用成本低,節能減排效果也很明顯。去年以來,內黃縣把新能源電動車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來培育,截至目前,已引進新能源電動汽車項目4家,主要生產四輪電動車、電動沙灘車、特種裝備車輛等,年產新能源電動車25萬輛,可實現產值60億元。同時,內黃縣還引進配套企業20余家,有總裝生產線、后橋制造、整車電源、電池、電機、機器人焊接機、模具研發、空調壓縮機等,項目建成后,將形成較為完整的電動車產業鏈,不只為內黃縣電動車企業提供配套服務,還將輻射周邊500公里范圍內的電動車企業。但是,國家對電動車管理沒有統一的定義,有的地方電動車行駛在機動車道,有的行駛在非機動車道,電動車無牌上路、駕駛員無證駕駛,這就給道路安全帶來了隱患。所以她建議,希望市政府盡快出臺關于新能源電動車產業發展的具體政策,如電動車項目立項、電動車上牌管理、電動車駕駛員證件辦理、加快充電樁建設等,通過政策扶持,全面加快新能源電動車產業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