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海 外業務人員與客戶保持溝通,緊盯訂單,提前進入遠程辦公狀態,據長虹-美菱國際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訂單主要來自拉美、北美、歐洲、亞澳等區域。
訂單飽滿,如何保證訂單如期交付?據了解,為了復產保訂單,在科學防疫的基礎上,長虹-美菱國際區從生產員工、供應鏈保障等方面采取了有針對性的措施。在復工以來,長虹通過內部人員調配,采取包車、私家車等多種方式接員工返崗,保障復工復產,同時,針對供應鏈企業,從口罩等防疫物資的保障、人力資源的支持、付款方式的調整等方面拿出了一些實實在在的舉措,協助中山優卡、特美等這些企業復工復產,共克時艱。此外,長虹也從原材料等方面,協助供應商物料齊套,保障供應鏈企業可持續地復工復產。
“目前,我們供應鏈企業復工率達到96.34%,能較好滿足我們的訂單需求。”據長虹上述負責人介紹,疫情期間大家共同努力,這樣的經歷,也會讓以后的合作更加默契、更加高效。
據長虹華意相關負責人介紹,產品卓越,服務意識強,是公司贏得訂單的前提。基于核心客戶,華意提前布局戰略合作,同時加強產品匹配,贏得了海 外市場的認可,華意在歐美非和東南亞市場的訂單增幅顯著。
另據資料顯示,長虹控股為了保障數萬員工安全復工復產和馳援防疫一線,春節期間組織長虹海 外機構緊急從印尼、捷克、德國、西班牙、巴基斯坦、印度、烏干達以及中東等國家與地區分批采購口罩、防護服、護目鏡、一次性手套等防疫物資,并以最快的速度、最簡易的通關流程,將物資運往國內,用于防疫一線。
在極短時間從全球采購數百萬個口罩等緊缺防疫物資,第一時間運回國內,以及高效地復工復產,這既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也是全球資源運營能力最好印證。資深產業觀察家梁振鵬指出,保訂單、保出口,需要政策的支持,更需要像長虹這樣的企業有產業擔當的意識與行動,帶動產業鏈共克時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