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年初外媒口中的“切爾諾貝利時刻”到近期增速創下四十年以來的新高,中國的出口市場在2020年上演了一場史無前例的驚天大逆轉,一直以出口為主要業務的奧馬冰箱從未擁有過如此優越的外部環境。去年3月份,奧馬冰箱總裁姚友軍曾表示,爭取用三年時間將年度銷售規模提升到1200萬臺。當時姚友軍恐怕沒有想到,這一目標的實現會來得如此迅速。
12月上旬,奧馬冰箱在今年的第1000萬臺產品下線,而姚友軍還對筆者透露,現在奧馬冰箱的出口訂單已經排到了明年3月份,之前長期不慍不火的全球冰箱市場在近期處于一個階段性的供不應求狀態,產能不足已經成為了包括奧馬在內的多數冰箱企業幸福的煩惱。
但是,紛至沓來的訂單直接驅動了各種要素成本的不斷攀升。當下火熱行情的導火索,恰恰就是庚子鼠年新春期間陡然爆發的新冠疫情,而這也使得中國冰箱制造衍生出更多的變量元素。于是,如何理性地辨析冰箱制造的賣方市場現象,是企業均衡好短期利益與長期訴求的關鍵。姚友軍告訴筆者,無論是環境如何變革,極致專業化模式仍然是奧馬冰箱的核心戰略。
疫情刺激全球需求井噴有利于中國制造
“今年出口訂單好,不是我們奧馬一家,是全行業的,”姚友軍還介紹,大半年之前當國內冰箱企業恢復生產的時候,***市場的疫情開始大面積蔓延,這直接激化了消費用戶對冰箱產品需求的井噴;另外一個方面,***大量的工廠處于停擺狀態,不僅僅是整機企業,供應鏈體系也難以給整機制造環節提供足夠的支持。如此格局下,中國制造成為了全球范圍內的主要選擇。
廠房
當***訂單向中國集中,一直以出口為核心業務的奧馬便迎來了規�;嵘牧己脵C會,但接踵而來的便是產能壓力。姚友軍說:“我們在三季度訂單出現了爆滿,至四季度時現有產能已經難以滿足訂單需求了。”事實上,奧馬所面臨的產能困擾,也是整個中國冰箱制造的集體現狀。
與其他家電產品所不同的是,由于冰箱產品在制造過程中必須要經過發泡環節,在原有制造平臺和體系上所進行的產量提升空間有限,所以,整個冰箱行業時下的供求矛盾短期內還難以得到有效解決。
只是,即便是多數冰箱企業和奧馬一樣都擁有豐富的訂單,但這并不意味著冰箱行業就此一勞永逸地進入一個持續性的高增長階段。姚友軍對眼前火熱的出口行業有著足夠理性的認知。他判斷,隨著疫苗的普及和***供應鏈、工廠生產的恢復,冰箱出口市場的降溫是遲早的事。
而且,出口市場強勁的需求***疫情還帶來了另外一個不利現象,黑白料(冰箱發泡原料)、板材、銅、鋁、包裝箱、物流等等幾乎所有環節的成本都在急劇攀升,人民幣近期也是持續升值,各個冰箱企業所承受的成本壓力可想而知�,F如今的中國冰箱制造,可謂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當然,這疫情對于中國冰箱行業是一種利好,無論是產能壓力還是成本壓力,都是在促使整個冰箱產業鏈,提升制造效率、降低成本,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姚友軍還說,“中國冰箱企業的制造效率和能力得到提升之后,在全球范圍的競爭力也就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全球冰箱市場對中國制造的依賴度也就更高了。”
全自動化生產線
他還提到,這對于中國制造企業自主品牌的全球化也將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而擺在奧馬面前的一個現實課題是,在如此宏大的全球化格局中,如何進一步提升和強化自身的競爭力、品牌聲量和市場地位;更何況,等待奧馬去拓展的還有全球范圍內需求規模最大的國內市場。
極致專業化是奧馬的一個基因
相較于空調、洗衣機等其他家電行業,冰箱行業多年來的生態環境并不優越,競爭充分、成本居高不下、利潤空間狹小,尤其是從2011年家電下鄉結束之后的十年中,國內市場的規�;黄破款i在另外一個方面激化了出口市場的競爭。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歐美市場還是東南亞市場,冰箱產品的結構化升級態勢并不如國內市場這么明顯,同質化的競爭愈加白熱化。
“除了節能和環保要求越來越高,外觀面板工藝有所更新之外,***用戶對冰箱產品的需求這么多年以來就沒有明顯的變革,”從姚友軍的這句話就可以看到,冰箱出口市場的競爭是在螺螄殼里做道場,“這就會極大地提升中國企業的制造資源整合能力和專業化能力。”
制造企業如何做大做強,無非是兩種路徑,即專業化或多元化,“我們既然選擇了專業化,就要學會做減法,資源要聚集,市場要聚焦,要將專業化做到極致,這是我們的核心戰略,也是我們為什么多年以來在出口市場一直處于穩步上升的原因之一。”
直播發布會
據了解,按照原有的規劃和布局,即便是沒有出現新冠疫情,奧馬在出口市場的規�;l展,也會頗為穩健,姚友軍在去年3月份的AWE上提出三年內將年度規模提升到1200萬臺的目標并非是無的放矢,新冠疫情只是加速了這一目標得以達成的進程。
而姚友軍現在所思考的是在后疫情時代下,奧馬如何獲得更大的突破。“我們奧馬是代工出身,專業化制造就是我們的基因片段之一,”姚友軍還說:“我們必須在冰箱這個領域里面,讓我們的客戶也好,消費者也好,競爭對手也好,知道我們做冰箱是最專業的。”這種戰略和訴求,將會牽引整個奧馬在研發端投入更多的資源,在品質提升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制造效率上進行再提升。
需要指出的是,奧馬對往后中長期內的規模化增量目標并不大,“我們提的要求并不高,每年增長10%-15%。”全球冰箱市場的整體需求體量大約在1.8億臺左右,這對于今年剛剛將年度產銷規模超過1000萬臺的奧馬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增量空間,姚友軍希望奧馬在后疫情時代下能夠實現更富質量的增長。
誰最專業做的最好誰就走得最遠
如果說在出口市場奧馬是在通過與B端客戶的合作走出了一條極致專業化的代工模式,那么在國內市場,奧馬則是在面向C端用戶進行自主品牌的推廣與拓展。而國內市場給奧馬帶來的競爭壓力會更大。除了從未停止的慘烈的價格戰之外,內銷領域冰箱產品無論是結構升級還是功能化迭代,乃至智能化滲透,都遠比出口市場更快、更寬泛。
尤其是電商平臺的高速發展、移動互聯及物聯技術對產供銷形成的解構效應,讓國內冰箱市場的競爭環境愈加復雜化,從今年疫情對線上模式所形成的助推作用還可以看到,非接觸式的營銷方法、商業模式大行其道是必然趨勢,產品、用戶、場景也正處于一個重構階段。
但產品作為企業與用戶之間的核心連接點始終不會變。姚友軍說:“我們要讓更多的消費者感知到,奧馬做冰箱是最專業的,品質是頂尖的,產品的性價比是最高的。”
從更早之前在電商平臺上的高歌猛進到在大型家電連鎖的高舉高打,再到現在對線下渠道進行精耕細作,這么多年以來奧馬在國內市場的品牌化發展從未停止。值得一提的是,近兩年奧馬在國內市場的產品布局速度明顯要快于以往。在第一千萬臺冰箱下線之前,奧馬還通過了直播形式推出了今年550升鮮見系列的新產品,去年還推出了多樣化面板的十字對開門冰箱。
極致專業化的制造能夠力、穩健提升的出口市場份額、已經形成的規�;脚_其實給國內市場的渠道商提供了有效的安全保障。姚友軍透露,現在已經與奧馬達成合作的經銷商,他們所看中的恰恰就是奧馬的專業化能力和規�;瘜嵙�。而姚友軍對國內市場所看重的則是五年之后的生存發展境況。
他還說:“作為制造企業,我們把質量做到最好,成本做到最低是責無旁貸;而在渠道層面,我們會給予更大利益空間,基礎市場渠道是更專業。我們一直所奉行的是,無論是制造商還是渠道商,誰最專業做的最好誰就走得最遠。”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本網站轉載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文中內容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用戶將之作為消費行為參考,本網敬告用戶需審慎決定。本網不承擔任何經濟和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