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業經歷了風雨洗禮,行業發展越來越成熟,市場競爭也逐漸進入白熱化,伴隨著不斷升級的陶瓷市場,消費者的消費者觀念也隨之發生轉變,加之互聯網颶風大潮的“襲擊”,品牌口碑效益突起,一不留神或許將陷入危機深淵,可見陶瓷企業面臨的危機將大大增加。
品牌危機無處不在
在白熱化的競爭環境中,品牌形象雖然是帶動企業產品銷量的積極因素,但誰也不能排斥其中可能會發生的意外因素。品牌形象雖然是陶瓷企業提升綜合實力至關重要的一個部分,但是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品牌危機種類大致分為質量問題、虛假宣傳、產權糾紛引發等,稍微不注意,陶瓷企業可能就面臨品牌危機的“攻擊”,如果不能及時作出應對措施,可能直接導致企業品牌被市場吞噬、毀掉甚至銷聲匿跡,危機帶來的影響遠不止于此,更會造成品牌信任度缺失,銷售量急劇下降,品牌聲譽和影響力受到嚴重打擊。
信息化浪潮讓品牌危機一觸即發
隨著互聯網大潮的洶涌來襲,使陶瓷品牌進入了易發多發階段,特別是隨著信息技術不斷發展,網絡環境出現了很多新變化,博客、微博、微信、網絡社區等自媒體的迅速膨脹,極大降低了信息傳播與獲取成本。在這樣一個被互聯網沖擊的“虛擬空間”里,“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就變得理所當然。
陶瓷企業未雨綢繆方能避免沖擊
陶瓷企業處在這樣一個危機四伏的環境中,如何突出“重圍”成了當下陶瓷企業需要警醒以及提前預防的主要課題。一是要有危機管理架構,多大規模的企業都應該有危機管理措施,可以通過設立危機管理小組研究制定危機處理方案及有關安排;二是要有危機監測評估機制,絕大多數危機是有征兆的,而且問題由出現到演化為危機必然有一個發生發展的過程。所以,一定要有對危機苗頭的監測機制,力爭做到早發現、早處置、早主動,把危機化解在萌芽狀態;三是要有危機應對預案,要預判可能出現的情況,研究出現危機后應該采取的措施、程序及分工,制定詳細的品牌危機管理計劃及媒體溝通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