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2月1日起正式征收的涂料消費稅,對于涂料行業及企業而言,無疑具有當頭一棒的效應。正如中國涂料工業協會相關人士所言,在涂料行業整體利潤率已經相當微薄的情況下征收4%的消費稅,如同釜底抽薪。
但木已成舟,涂料(確切地說是施工狀態下揮發性有機物(VOC)含量高于420g/L的涂料)征收消費稅的政策已經落地。哪怕涂料企業有再多的不愿意,也已經無法改變這一來自國家意志的現實——唯一能夠做的是,在征收消費稅的背景下,積極地采取應對措施,將征稅對涂料生產與銷售的負面影響減至最低。
而從行業的角度出發,涂料消費稅的開征也并非全是壞事。對于在環保發展大趨勢下正處于轉型升級關鍵期的涂料行業而言,當前面臨的消費稅“危機”同時 也是推動行業轉型的一大動力,它將迫使企業提升環保產品的比重,以規避或減輕被征稅帶來的沖擊,以及幫助行業淘汰一批不符合環保要求的小微企業。
這是目前我們能夠簡單預知的涂料消費稅所能帶給涂料行業的明顯影響�!锻匡椛糖椤�2015年2月號封面焦點欄目以截稿報道的形式(截稿時間為2月4 日)報道了涂料消費稅出臺讓業界“希憂參半”的情況。囿于時間的限制,我們沒有觀測到涂料企業更多的反應,因此在報道中我們并沒有太多言及征稅帶給涂料行 業的沖擊。
如今涂料消費稅開征已滿月,度過了春節假期,意味著涂料企業必須認真審視涂料消費稅帶來的影響,并相應制定應對措施——涂料消費稅的沖擊波讓企業有了更切身的感受。
因此,在2015年2月號的截稿報道之后,涂飾商情持續地將焦點對準涂料消費稅,探究其帶給行業及企業的現實“痛感”,以及整個涂料行業對于開征消費稅的匆忙應對。
2015年2月10日,中國涂料工業協會在北京召開涂料消費稅政策研討會,吸引了眾多行業人士參加。
2015年2月10日,北京東三環邊上的京瑞大廈,偌大的會議大廳中擠滿了人,他們來自全國各地的涂料企業、地方涂料商協會、檢測機構等;他們參加的是一場關于涂料消費稅的研討會。
此時距離羊年春節只有不到十天時間,按照慣例,全國大多數的涂料企業已經放假。但這一個春節,對于絕大多數涂料企業的負責人而言注定心存忐忑——就 在半個月前的1月26日,國家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對電池、涂料征收消費稅的通知》(財稅〔2015〕16號),指出自2015年2月1 日起開征涂料消費稅。
這一突如其來的征稅通知讓涂料行業炸開了鍋。盡管行業內都知道涂料消費稅遲早要來,但沒有人會想到它來得如此之快,而且從通知發出到開始實施,留給涂料企業的時間不足一個星期!毫無防備,毫不了解,這是涂料企業面對涂料消費稅出臺時的基本寫照。
中國涂料工業協會(下稱“中涂協”)可以說是最了解涂料消費稅制定情況及細則的行業組織,因為它“一直配合國家部委制定涂料消費稅的政策”。同時中涂協曾在2014年3月透露出涂料消費稅即將出臺的信息,但當時指出在出臺前將留給涂料企業兩到三年的緩沖期。
這個所謂的“緩沖期”并未兌現。當中涂協在涂料消費稅塵埃落定后不久即發出召開相關研討會的通知,盡管這是一個收費的會議,但依然得到了全國各地涂料企業的積極響應——它們太需要了解更多有關涂料消費稅的信息。
更重要的是,涂料企業也需要一個化解不解與宣泄質疑的出口。我們看到,整個涂料行業陷入到匆忙應對消費稅征收新政的混亂當中。在征收細則仍未出臺的情況下,涂料企業希望通過發出自己的聲音,為自己及行業的利益作最后的“掙扎”。
消費稅為什么這么痛
涂料消費稅開征的通知一出,隨即在涂料行業激起千層浪。行業人士普遍擔憂的是,涂料產品的利潤本已不高,再征收4%的消費稅無疑是讓企業雪上加霜。
“廣東的涂料企業對消費稅反應是比較激烈的。”“利潤不到10個點,所以企業才反應那么大。”廣東省涂料行業協會會長黃開如此表示。廣東作為中國涂 料企業最集中的省份,其所受到的沖擊也必然首當其沖。一位企業負責人表示,“(企業的)許多合同都是一年前或半年前簽訂的,本來行業就是薄利,純利在 5%~10%,現在拿走4%,企業生存太難。”
而由消費稅帶來的還包括一些附加的費用。比如涂料消費稅設定了免征的條件,即施工狀態下VOC含量低于420g/L(含)的涂料免征消費稅。這意味 著,涂料企業需要證明所生產的產品在施工時VOC含量不超過420g/L方能免征消費稅,無法證明的都需要征收。這無疑為企業增加了檢測的成本。
對此,海虹老人涂料(中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榮俊表示,中國涂料行業已經有很多關于有害物質排放的標準限值,到底是執行國標呢,還是執行稅務總局 的標準?“這涉及到檢測的問題。4%的稅率不低,企業又要增加檢測費用。光是繳納這一項稅費一年就要多支出好幾百萬元。受到傷害的不是某一家涂料廠,而是 整個涂料行業。”華潤涂料集團副總經理方昕也表示,一些涂料質量要達到國家標準,如成膜物的硬度指標等,就可能超出420g/L的VOC限值,企業進退兩 難。
大金氟涂料(上海)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中國為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產品系列相當多,而且每個系列也有多個品種,如果一個品種開一個發票的話,會耗費巨額檢測費用。檢測是以系列為主,還是都要檢測,這個有很大差別。”
而在檢測方法與結果上的爭議也比較大。中涂協秘書長楊淵德表示,“比較普遍使用的檢測方法是,試樣經氣相色譜法測試。這種檢測方法檢測誤差較大,重 現性較差,VOC值越低,誤差越大;由于儀器、操作人員、VOC種類和絕對值的不同,有時可出現20%以上的相對誤差,VOC的絕對誤差可達20%。如此 這般,500g/L和340g/L有時候會差別不大。”
楊淵德還指出,在檢測時有以下幾種情況會引起誤差:達到規定溫度時,小分子物質會聚合,測定結果小于實際VOC;大分子物質會降解,檢測值大于實際VOC;光固化涂料中的活性稀釋劑,會當作VOC辨認;在單組分測時沒有問題,雙組分測可能會發生小分子被檢出,使VOC升高。
這種情況下,涂料消費稅的開征極有可能進一步壓低企業的利潤,增加企業的運營成本,所以一些企業已經開始提價或者準備提價。但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涂料行業,價格戰早已蔓延,更多的企業因此無力提價。
生意社鈦白粉分析師楊遜因此建議,消費稅對涂料行業來說首先將加速行業整合,促進良性發展,同時,涂料行業成本增高后壓力可向下游轉移,也可反過來向上游原料施壓。
“我感覺多數企業會委屈求全吃掉這一部分成本壓力,然后試壓上下游,求得利潤自保。”楊遜說。
但有行業人士表示這種向上下游轉移壓力的做法行不通——目前關鍵在于涂料行業本身利潤不足10個點,增稅后將進一步擠壓企業的利潤,而涂料行業競爭 激烈,增稅后無力通過提價向下游轉移,也無力施壓上游原料商降價以降低采購成本。因此,征稅所帶來的巨大壓力,最終還需要企業一己承擔與消化。嘉寶莉化工 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公司的涂料利潤率只有6%~7%,但企業提價不太可能。“因為涂料行業本來價格競爭就相當激烈,我們會通過幫助下游木 器家具客戶轉型,改造生產線以適應水性涂料的使用轉型。”
但江蘇冠軍涂料科技集團副總經理兼技術總監(其微博認證資料如此)高原有另一層擔心。他在微博中說道:“目前應對涂料VOC消費稅,行業普遍用不稀 釋的高固分送樣檢測,套取低VOC檢測報告試圖全面避稅。這有點欺負國家稅務總局,一點騙人的小伎倆形成了行業盛宴,很快會爛包曝光。”他指出,送檢真正 低VOC產品,部分避稅才是正路。
擔憂下的倉促應對
哪怕是撇開利潤空間被壓縮的影響不談,對于涂料行業而言,由開征消費稅帶來的擔憂依然存在,甚至可能出現“劣幣趨逐良幣”的現象。
許多企業也反映,受到消費稅沖擊的是一些合規經營的規�;髽I,生產的涂料產品也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而一些沒有資質的小作坊式工廠,一直都游離在監管視線之外,本來就存在偷稅漏稅的行為,同時,還有可能通過非法手段銷售高VOC涂料,逃避消費稅。
對于這種在消費稅實際實行過程可能出現的偏差,黃開表示認同。她指出,由于納稅的多為規模以上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大中型企業提價,就可能給小 規模、不正規企業機會。“對大型企業而言提價可能影響不大,而對于中型企業而言,客戶可能放棄購買其產品,轉向更小型的不正規企業購買。”
楊淵德也認為,由于涂料行業的分散性、生產的不規范性和監管的缺位,征稅的可控性不強,管控難度極大。執行新政的結果只能是向少量有一定規模的規范 企業征稅,而大量不規范企業很難征到。由于納稅與否直接導致了較大的成本差異,規范企業的競爭力會下降,只能選擇性地退出部分市場,讓位于那些因不納稅而 具備成本優勢的企業,結果可能阻斷或延緩行業整合的進程,使一些規模較小、高污染的企業獲得比以往更大的生存空間,行業很可能陷入混亂無序狀態。
因此,涂料企業紛紛表示希望能有一個公正的平臺,以及簡單的檢測方法,避免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也希望國家能出臺獎勵先進、懲罰落后的政策。“希望最大限度地降低政策帶來的不利影響,避免后續細則一刀切。”中涂協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另一方面,由于企業3月初就要報消費稅,一些地方的稅務部門已經開始和企業溝通納稅的事項。但據企業介紹,稅務人員對涂料了解得并不多,再加上涂料 消費稅政策沒有出臺配套的實施細則,而涂料品種多且配方十分復雜,不可能在細節問題上過多糾結,一切都按照政策走。由于VOC低于420g/L這個免征消 費稅的界定,很多企業都無法拿出現成的檢測報告,一些地區甚至采取先繳后退的方式征收。
“施工方式不同,東南西北溫度和濕度都有差異,因此涂料的施工狀態和罐內VOC是難以畫等號的。罐內相對好監管,但施工狀態下尚無有效的監管措施。 雖然國家可以建立標準及配套法規,規定涂料生產企業必須在包裝上標注涂料VOC含量及施工稀釋比例,作為稅收檢查依據之一,但尚需時日。”楊淵德指出。
楊淵德還告訴記者,按照國家的規定,2月1日前后,涂料企業可依據當地稅務部門的要求,將自身企業的產品送到有資質的、通過國家(認證委認可委)認 證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檢驗,開具檢驗報告單,稅務部門依據檢驗報告單確認哪些產品超過起征點,應該征收消費稅。凡是省、區、直轄市及以上的涂料檢測機構,只 要有相關資質,并具備VOC檢測能力,均可開具具有法律效力的檢測報告。
但是涂料消費稅開征的2月恰逢春節假期。根據涂料產品在冬天不適宜施工的特征,無論是生產環節還是銷售環節都處于淡季,因此涂料企業的春節假期往往比較長。這就導致企業在應對方面的麻煩。
“因為現在的產品都是之前生產的,2月份的涂料還沒開始生產,現在大家都放假了。他們憑什么征?拿產品去檢測也是需要時間的。”黃開毫不忌諱地表 示。她認為,關于涂料消費稅,目前政府只出政策,但相應的執行細則仍然欠缺,企業執行無所依據,稅務征收很難實施:“憑檢測報告還是憑發票?”
倉促之下,一些涂料企業選擇了一“漲”永逸的方法來應對消費稅的開征,對產品實施提價或者醞釀給產品提價。中航百慕新材料技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秘魏九桓告訴記者,公司在評估消費稅對公司的影響,討論應對措施。而廣東匯龍涂料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陳輝庭也在2015年匯龍家具漆經銷商峰會上表示,在核算好成本后會進行價格調整,為產品加稅。
但正如前文所述,漲價對于當前的涂料企業也并非易事,帶有丟失市場份額的風險。涂料企業該如何做?中涂協會長孫蓮英表示,如今消費稅政策已出臺,涂料行業可以做的只有積極應對,持續發展低VOC的環境友好型涂料和高附加值產品,才能推動結構調整,引導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十三條建議”
在2月10日的涂料消費稅政策研討會上,經過與會代表對涂料消費稅在執行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熱烈探討,提出了建設性的政策建議及行業應對措施。中涂協將這些措施整理成“十三條建議”,表示將一并作為行業訴求以形成文件報送國家相關部委。
建議的內容主要包括征收涂料消費稅的對象、VOC含量420g/L的起征點認定、VOC的測試方法及標準、環境友好型涂料品種的自動豁免消費稅、公正公平執法、對消費稅方案改進等方面。詳細內容如下:
一、建議征收對象改為從溶劑購入環節征收(按購入溶劑總量征收),可以同時達到控制生產、產品排放的雙重目的。
二、關于起征點施工狀態下VOC含量420g/L的認定。由于最終施工狀態下的VOC水平難以確定,建議涂料產品VOC含量的控制和管理應當由生產 商的前端研發和質量控制來達成,后端的強制產品檢測僅應作為一種補充手段來監督,敦促和推進生產商對涂料產品VOC含量的控制和管理。建議涂料生產單位自 我聲明與官方的測試(抽查)結果應在實施開始的一段時間內視為同樣有效,作為是否征收涂料消費稅的判斷依據。
三、關于VOC的測試方法及標準。建議使用VOC通用的國家標準測試方法,但盡快更新修訂,以適應VOC法規及市場發展對于VOC真實情況的要求。在新標準尚未出臺的情況下,接受和鼓勵測試機構使用相應國際標準來做測試。
四、關于含有活性成分的特殊涂料品種VOC的測試�,F有的VOC測試方法適用于大部分的涂料品種,但對于含有活性稀釋劑或活性成分的一些涂料品種,如無溶劑涂料、光固化涂料等,目前還沒有對應的VOC測試方法的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建議測試VOC含量時模擬涂裝過程的具體條件,采用差值法進行測定。
五、關于消費稅已繳納稅款的抵扣和退回。為避免引起雙重征稅,增加企業成本,加重納稅人稅收負擔,建議對涂料產品準予從消費稅應納稅額中扣除原料已納的消費稅稅款;進口或生產的已納消費稅的產品轉出口,建議退稅。
六、關于環境友好型涂料品種的自動豁免消費稅。建議在技術層面明確、發布不需要出具檢驗結果的品種大類,不做無意義工作,減輕企業納稅、稅務征稅負擔,堵塞制度缺陷,減少隨意性;建議對于水性涂料,執行細則中應明確不需要提供相關的檢測報告;建議特別豁免軍工涂料等性能確認時間長、特殊用途、數量較少的產品,可直接豁免消費稅。
七、關于公正公平執法。建議加強針對地方執法部門相關人員的培訓,確保同一法規不因人為因素出現執行結果的偏差。并建議考慮特別加快針對企業的宣傳 培訓工作,以幫助企業的相關管理人員(例如稅務)盡快理解,讓雙方充分交流而減少執行中的誤差。同時,建議在執行消費稅征收過程應公平公正,對不開具發票 等違規不交稅企業應加大檢查及處罰力度。
八、關于進口涂料征收消費稅所涵蓋的HS code征收范圍。建議財政部、國稅局和中國海關一起公布需要征稅的進口涂料稅號,如3208,3209(部分),并把稅號所涵蓋的化學原料和涂料進行區分,化學原料不需要征稅。
九、關于制定征稅細則的建議。對于市場上的諸多涂料品種,不按照具體的功能分類,按照涂料的形態,按照現行的征稅政策,制定對各類涂料的征稅細則�?煞譃榉勰┩苛稀⑷軇┬屯苛稀⑺酝苛�、溶劑型光固化涂料、水性光固化涂料幾大類,根據VOC指標達標與否,按免檢與強制檢驗、免征與征稅來制定細則。
十、關于鼓勵使用綠色溶劑的建議。在現有的涂料技術一定程度上還是依賴于溶劑的現實情況下,在水性涂料和光固化涂料的性能還不能完全替代溶劑型涂料時,建議相關領導部門出臺補充細則,鼓勵涂料企業使用綠色環保溶劑,促進經濟的綠色可持續發展。
十一、關于設立基金鼓勵的建議。為真正實現節能減排、鼓勵和支持涂料技術進步,以涂料消費稅款為資金來源,合作設立“環境友好型涂料基金”,支持相關項目實施、獎勵先進企業。
十二、關于對消費稅方案改進的建議:計稅方法從價改從量。規定從價征收,一是會出現同一溶劑品種,應用在低端涂料納稅少而高端涂料納稅多,這等同于 支持發展低端溶劑型涂料品種,不利于行業發展,顯然也不是法規的本意;二是涂料VOC對大氣的影響,在量而不在價。改從價為從量后,自動變更,定率改定 額,這樣便于確認。
十三、關于正面引導、正確宣傳的建議。結合產業基礎、科技技術支撐、市場認知接受程度等產業發展基礎與環境等現實條件和發展路徑,科學宣傳、加強科普、合理引導,不矯枉過正,不厚此薄彼,為涂料產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然而在涂料征收消費稅已成事實的背景下,這些來自行業的建議能夠起到多大的作用依然是個未知數。中涂協在關于涂料消費稅政策研討會的通稿中最后表 示:“誠然,以上所列僅是相對集中的建議,中國涂料工業協會將會繼續積極與相關部委溝通,反映企業訴求,全力維護行業利益,爭取最大限度地降低政策帶來的 不利影響。
“如今,消費稅政策已經出臺,涂料行業所能做的唯有積極應對,持續發展低VOC的環境友好型涂料和高附加值產品,把調整優化結構、強化創新驅動和保護環境生態結合起來,才能推動行業結構轉型,引導涂料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3月3日,中涂協公布了“十三條建議”的后續情況,指出國家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對其提交上去的報告作出回復,表示對此次會議(指2月10日的涂料 消費稅政策研討會)及會議形成的報告給予高度關注,并已關注到協會于會后發布的新聞通稿,正在專門對其中涉及的相關問題進行歸類與研究,盡快制定出解決方 案。
中涂協表示,將與國家財政部及國家稅務總局就相關工作的進展保持聯系,密切關注此項工作的后續進展情況,反映涂料行業訴求,維護涂料行業利益。